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12月13-16日,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暨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嘉庚创新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支持。来自全国2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132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鹭岛,交流思想、探讨学术、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金红光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分会主任杨勇平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院士,香港理工大学严晋跃院士,厦门大学张宗益校长,厦门大学郑南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关永刚处长,等应邀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赵英汝教授主持。
【开幕式现场】
【赵英汝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张宗益校长代表厦门大学致欢迎辞,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厦门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学校工程热物理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向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进一步探索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助力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建言献策,恰逢其时、十分有意义。
【张宗益校长致欢迎辞】
金红光院士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致辞,他强调工程热物理学科长期以来围绕能源、动力、排放控制等国家重大需求,而今在能源利用模式转变与碳中和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希望参会同仁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推动科技创新,为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红光院士致辞】
杨勇平院士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分会致辞,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科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果,表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位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科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并鼓励青年学者立足能源国情,面对挑战,勇于创新。
【杨勇平院士致辞】
基金报告环节由杨勇平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处长关永刚作《2024年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基金资助与工作情况》报告,详细介绍了2024年基金项目申报、项目资助等情况,为广大学者申报该领域的基金项目提供了宝贵建议和有益指导。他希望以基金项目的交流为依托,为相近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知识获取和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形成经常性的基础研究交流合作氛围。
【关永刚处长作基金报告】
大会的特邀报告环节由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院士和清华大学段远源教授分别担任主席。
香港理工大学严晋跃院士、厦门大学郑南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宋永臣教授分别作题为《跨学科科学助力能源转型:共创未来》《以基础研究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吸附的能源-水-空气交叉研究》《二氧化碳封存利用理论与技术》的大会特邀报告。
【何雅玲院士主持特邀报告】
【严晋跃院士作特邀报告】
【郑南峰院士作特邀报告】
【段远源教授主持特邀报告】
【王如竹教授作特邀报告】
【宋永臣教授作特邀报告】
本次年会围绕6个专题开展交流:基础热力学;热力系统循环;热泵、制冷空调;材料热物性;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可再生能源、脱碳、储能,交流形式包括优秀论文评选、论文口头汇报和论文展报交流,同期开设学科交叉创新论坛。共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6个分会场,共有4个大会特邀报告、16个分会场特邀报告以及233个年会论文张贴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交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
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同期举行,围绕“循环与热力系统”“热泵、制冷与工质”“生物质转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4个主题开展交流。共有148项基金项目进行结题汇报,183项基金项目进行中期展报交流。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举办的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作为学会的系列会议之一,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级别最高、参与人员最广、影响力最深的学术盛会。本次大会瞄准国家能源战略、“双碳”战略,为与会专家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推动学科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审 | 学会秘书处
4月18日上午,厦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赖虹凯、副主任邵鹏飞、秘书张红疆一行到能源学院开展调研并指导推进工作。能源学院关工委主任、党委书记王洁松,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唐拥华、赖炜芳,秘书郑成竹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王洁松对赖虹凯一行表示欢迎,并对校关工委一直以来对能源学院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感谢。他从发展历程、党建思政、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学生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情况,并围绕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理论武装、完善工作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宣传榜样力量、开展主题活动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关工委工作、关心关怀老同志等经验做法。
赖虹凯对能源学院关工委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做好关工委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他指出,关工委工作是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能源学院要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建设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关工委凝聚力、组织力、创新力。他强调,能源学院党委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充分调动老同志积极性,切实发挥青年委员作用,共同助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用的栋梁之材。
邵鹏飞表示,能源学院作为年轻学院,工作基础良好,人才队伍有活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他希望,能源学院在已有基础上,逐条对标对表《厦门大学“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学院“五好”关工委建设;立足学院实际和学科特点,多下功夫、积极创新,探索打造具有能源学院特色的关工委工作品牌。
本次调研活动为学院关工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下一步,学院关工委将继续在学校关工委的指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推动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图/文 郑成竹
4月18日上午,厦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赖虹凯、副主任邵鹏飞、秘书张红疆一行到能源学院开展调研并指导推进工作。能源学院关工委主任、党委书记王洁松,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唐拥华、赖炜芳,秘书郑成竹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王洁松对赖虹凯一行表示欢迎,并对校关工委一直以来对能源学院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感谢。他从发展历程、党建思政、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学生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情况,并围绕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理论武装、完善工作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宣传榜样力量、开展主题活动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关工委工作、关心关怀老同志等经验做法。
赖虹凯对能源学院关工委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做好关工委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他指出,关工委工作是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能源学院要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建设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关工委凝聚力、组织力、创新力。他强调,能源学院党委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充分调动老同志积极性,切实发挥青年委员作用,共同助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用的栋梁之材。
邵鹏飞表示,能源学院作为年轻学院,工作基础良好,人才队伍有活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他希望,能源学院在已有基础上,逐条对标对表《厦门大学“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学院“五好”关工委建设;立足学院实际和学科特点,多下功夫、积极创新,探索打造具有能源学院特色的关工委工作品牌。
本次调研活动为学院关工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下一步,学院关工委将继续在学校关工委的指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推动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图/文 郑成竹
4月11日上午,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郑志锋、新能源系吴一纯、储能系王德超、学院办公室张正泓等4人应邀参加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第五届科技节。中车株洲所党委副书记王鹏、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文宇良接待郑志锋一行。
下午,郑志锋一行与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座谈交流。与会人员认为,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在储能和氢能前沿技术研发、中车株洲所在工程应用等方面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可以通过学生实习实践、科研人员双聘等方式加强在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的合作。
郑志锋一行参观了中车株洲所最新发布的无塔筒漂浮式风电机组、新型储能系统等新产品和电解水制氢设备中试厂。
4月11日下午,能源学院党委和药学院党委联合举办纪录电影《桃李无言》集中观看活动,两院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参加,活动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1号报告厅举行。
据悉,纪录电影《桃李无言》是在教育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厦门大学、福建省委宣传部、厦门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我校电影学院具体承制,著名导演、我校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任电影总监。影片以“教育扶贫”主题,聚焦教育扶贫典型事例和人物,分为“控辍保学”“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普脱贫”“直属高校定点帮扶”“贫困生上大学”“职业教育东西协作”7个篇章,生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生动讲述中国教育发展故事,展现人民教师光辉形象。
储能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周尧副教授表示,通过《桃李无言》这部电影,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面前,凝聚大爱,迸发出的磅礴力量。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向电影中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学习。
本科生党支部曾林辉同志认为,《桃李无言》是一部关于希望与坚韧的好电影,用最真实的镜头向我们传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每个生命都有机会在时代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核能工程研究生党支部支委、2023级博士研究生黄继勇同志提到,《桃李无言》中师生传承的匠心与坚守,让我深刻体会到核能科研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守护大国重器的路上,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到电影中所言:用沉默的执着照亮未来。
办公室党支部支委陈源同志说,观看《桃李无言》后深受触动。影片以纪实手法展现了教育扶贫工作者扎根基层、以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守,片中独龙江乡教师翻越雪山执教的画面、厦门大学支教团“控辍保学”的实践,正是教育工作者“甘为人梯”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一名党员,更应立足能源学科特色,将教育扶贫中“精准滴灌”的匠心融入科研育人,既要像影片中“妞妞合唱团”的守护者般深耕一线,也要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格局推动产教融合,让教育之光点亮更多人的未来。
图/文 郑成竹
4月11日下午,能源学院党委和药学院党委联合举办纪录电影《桃李无言》集中观看活动,两院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参加,活动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1号报告厅举行。
据悉,纪录电影《桃李无言》是在教育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厦门大学、福建省委宣传部、厦门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我校电影学院具体承制,著名导演、我校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任电影总监。影片以“教育扶贫”主题,聚焦教育扶贫典型事例和人物,分为“控辍保学”“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普脱贫”“直属高校定点帮扶”“贫困生上大学”“职业教育东西协作”7个篇章,生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生动讲述中国教育发展故事,展现人民教师光辉形象。
储能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周尧副教授表示,通过《桃李无言》这部电影,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面前,凝聚大爱,迸发出的磅礴力量。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向电影中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学习。
本科生党支部曾林辉同志认为,《桃李无言》是一部关于希望与坚韧的好电影,用最真实的镜头向我们传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每个生命都有机会在时代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核能工程研究生党支部支委、2023级博士研究生黄继勇同志提到,《桃李无言》中师生传承的匠心与坚守,让我深刻体会到核能科研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守护大国重器的路上,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到电影中所言:用沉默的执着照亮未来。
办公室党支部支委陈源同志说,观看《桃李无言》后深受触动。影片以纪实手法展现了教育扶贫工作者扎根基层、以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守,片中独龙江乡教师翻越雪山执教的画面、厦门大学支教团“控辍保学”的实践,正是教育工作者“甘为人梯”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一名党员,更应立足能源学科特色,将教育扶贫中“精准滴灌”的匠心融入科研育人,既要像影片中“妞妞合唱团”的守护者般深耕一线,也要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格局推动产教融合,让教育之光点亮更多人的未来。
图/文 郑成竹
说明:正式的录取名单请以学校招生办、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审核批准的名单为准。 | |||||||
注意:名单中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审查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拟录取无效! | |||||||
考生编号 | 姓名 | 初试成绩 | 复试成绩 | 总成绩 | 学习方式 | 录取类别 | 备注 |
106985510117404 | 王祺桢 | 353 | 88.2 | 79.4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0035101110957 | 毛海龙 | 334 | 89.4 | 78.1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2845212426795 | 李超 | 351 | 84.2 | 77.2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6985351212171 | 肖婧宜 | 331 | 87.0 | 76.6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6985430415683 | 杨晨婷 | 340 | 84.2 | 76.1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2485122520147 | 袁堉琛 | 317 | 86.4 | 74.9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2485122521366 | 栾昱霖 | 323 | 82.0 | 73.3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0035034102537 | 郑振铎 | 339 | 74.0 | 70.9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2485122517366 | 周雨欣 | 329 | 92.2 | 79.0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4875000102563 | 李骜 | 327 | 85.2 | 75.3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5615021001178 | 李雨菡 | 362 | 83.4 | 77.9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6985443516707 | 黄旭坚 | 368 | 81.6 | 77.6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0035101110982 | 丰硕成 | 347 | 90.8 | 80.1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3355000927116 | 构晗星 | 340 | 90.0 | 79.0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3845215113107 | 黄俊溢 | 342 | 87.4 | 77.9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6995611210875 | 任星星 | 349 | 85.0 | 77.4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6105085600531 | 薛荣茂 | 364 | 81.6 | 77.2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3845213311989 | 林涵 | 351 | 81.8 | 76.0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3845213211978 | 莫瑞钧 | 392 | 71.6 | 75.0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3845213709770 | 张振 | 352 | 82.0 | 76.2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3845213608978 | 何晶 | 342 | 84.0 | 76.2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5325321508913 | 常成鑫 | 331 | 79.0 | 72.6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0015000471085 | 高艺洧 | 219 | 74.2 | 59.0 | 全日制 | 定向 | 少干 |
106985500117065 | 朱刘勇 | 370 | 89.6 | 81.8 | 全日制 | 非定向 | |
100545000003738 | 何孜睿 | 278 | 85.8 | 70.7 | 全日制 | 定向 | 少干 |
106105085600144 | 王仕强 | 272 | 80.2 | 67.3 | 全日制 | 定向 | 少干 |
各有关单位:
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的“长寿命大容量锂离子储能电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拟申报“202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我校方晓亮教授为该项目的第三完成人。
按照《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我校对该项目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11日至2025年4月15日。
各单位或个人对该推荐项目的有关意见,可在2025年4月15日前以书面实名形式向厦门大学反映,并提供必要证明材料。反映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详实,便于调查核实。
特此公示。
联系人:龚老师、廖老师
联系电话:2189667、2189388
电子邮件:gongsy@xmu.edu.cn
liaoxz@xmu.edu.cn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2025年4月11日
考生编号 | 姓名 | 申请调剂专业 | 申请调剂方向 | 政治理论 | 外国语 | 业务课1 | 业务课2 | 总分 | 备注 |
100035101110957 | 毛海龙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6 | 59 | 96 | 123 | 334 | |
105615021010225 | 刘志峰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8 | 44 | 128 | 108 | 348 | |
105325430302267 | 王斌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72 | 42 | 113 | 105 | 332 | |
103355000923786 | 郑皓天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5 | 45 | 120 | 105 | 325 | |
103355000923789 | 方威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9 | 44 | 139 | 99 | 351 | |
105615021008011 | 蔡小龙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3 | 42 | 125 | 116 | 346 | |
102845212426795 | 李超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8 | 47 | 139 | 97 | 351 | |
100035101111010 | 邝子腾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5 | 63 | 103 | 107 | 328 | |
106985510117404 | 王祺桢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8 | 45 | 137 | 113 | 353 | |
106985430415683 | 杨晨婷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2 | 49 | 97 | 132 | 340 | |
100565039619931 | 任俊兴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8 | 52 | 101 | 108 | 319 | |
100035034102537 | 郑振铎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4 | 46 | 103 | 136 | 339 | |
103355000906678 | 叶科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72 | 49 | 124 | 109 | 354 | |
106995135014107 | 王睿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7 | 47 | 130 | 123 | 367 | |
106985351212171 | 肖婧宜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8 | 63 | 100 | 110 | 331 | |
102485122521366 | 栾昱霖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7 | 52 | 75 | 129 | 323 | |
102485122520147 | 袁堉琛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4 | 72 | 80 | 111 | 317 | |
106985431015866 | 陈佳壕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1 | 45 | 106 | 115 | 327 | |
106985220709691 | 徐辉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60 | 49 | 114 | 98 | 321 | |
100565058121638 | 申启明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71 | 44 | 113 | 133 | 361 | |
106985641120539 | 刘洋 | 先进能源 | 碳中和能源 | 58 | 49 | 94 | 122 | 323 | |
106985311810346 | 程新 | 储能技术 | 储能与氢能 | 64 | 63 | 125 | 117 | 369 | |
106105085600144 | 王仕强 | 储能技术 | 储能与氢能 | 54 | 45 | 91 | 82 | 272 | 少干 |
105615021015882 | 赖鸿江 | 储能技术 | 储能与氢能 | 61 | 54 | 44 | 65 | 224 | 少干 |
102485122517366 | 周雨欣 | 先进能源 | 储能与氢能 | 59 | 44 | 121 | 105 | 329 | |
100545000003738 | 何孜睿 | 储能技术 | 储能与氢能 | 56 | 71 | 74 | 77 | 278 | 少干 |
106985410613902 | 周芃蕾 | 先进能源 | 储能与氢能 | 66 | 40 | 114 | 115 | 335 | |
104225510912018 | 王靖 | 储能技术 | 储能与氢能 | 56 | 52 | 51 | 72 | 231 | 少干 |
104875000102563 | 李骜 | 先进能源 | 储能与氢能 | 55 | 42 | 123 | 107 | 327 | |
106985500117065 | 朱刘勇 | 储能技术 | 储能与氢能 | 68 | 78 | 115 | 109 | 370 | |
910025321701922 | 李凡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4 | 66 | 102 | 134 | 366 | |
103845213512982 | 简嘉正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2 | 72 | 92 | 129 | 355 | |
103845215113107 | 黄俊溢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2 | 82 | 92 | 106 | 342 | |
103845211412099 | 燕凯翔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3 | 74 | 96 | 114 | 347 | |
103845214112213 | 夏凯凯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58 | 61 | 127 | 147 | 393 | |
103845213211971 | 李博辰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2 | 74 | 99 | 131 | 366 | |
100035101110982 | 丰硕成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3 | 64 | 108 | 112 | 347 | |
103845215112074 | 张玉汧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2 | 67 | 98 | 140 | 367 | |
106105085600531 | 薛荣茂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54 | 80 | 109 | 121 | 364 | |
103845213311989 | 林涵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54 | 79 | 104 | 114 | 351 | |
103845213212128 | 童文颢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1 | 73 | 119 | 129 | 382 | |
103845213311986 | 陈凯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9 | 73 | 95 | 109 | 346 | |
105335350113242 | 钟伟嘉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0 | 59 | 118 | 128 | 365 | |
106995611210875 | 任星星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4 | 60 | 125 | 100 | 349 | |
103845213211978 | 莫瑞钧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72 | 86 | 110 | 124 | 392 | |
103845211411956 | 林喜源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3 | 59 | 119 | 133 | 374 | |
103845213612044 | 李俊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3 | 75 | 116 | 148 | 402 | |
103845213211984 | 王昊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5 | 68 | 100 | 135 | 368 | |
103355000927116 | 构晗星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5 | 57 | 107 | 111 | 340 | |
106105085500376 | 彭羽扬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53 | 71 | 112 | 124 | 360 | |
103845213512157 | 王远航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70 | 79 | 88 | 137 | 374 | |
103845213512023 | 庄胜凯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6 | 73 | 106 | 107 | 352 | |
103845215112075 | 刁源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9 | 66 | 100 | 143 | 378 | |
103845213613013 | 车驰 | 核能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8 | 60 | 122 | 93 | 343 | |
105325321508913 | 常成鑫 | 清洁能源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1 | 68 | 98 | 104 | 331 | |
103845213709770 | 张振 | 清洁能源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3 | 66 | 109 | 114 | 352 | |
103845213511572 | 张舒榆 | 清洁能源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5 | 76 | 83 | 102 | 326 | |
102465345709929 | 齐相凯 | 清洁能源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57 | 68 | 118 | 85 | 328 | |
100015000471085 | 高艺洧 | 清洁能源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44 | 40 | 70 | 65 | 219 | 少干 |
103845213608978 | 何晶 | 清洁能源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4 | 77 | 107 | 94 | 342 | |
100035014100528 | 舒东升 | 先进能源 | 智慧能源与能源安全 | 51 | 64 | 117 | 137 | 369 | |
100035014100538 | 李浩然 | 先进能源 | 智慧能源与能源安全 | 61 | 53 | 127 | 126 | 367 | |
102865322310401 | 姚晟 | 先进能源 | 智慧能源与能源安全 | 67 | 49 | 117 | 140 | 373 | |
106985443516707 | 黄旭坚 | 先进能源 | 智慧能源与能源安全 | 72 | 54 | 127 | 115 | 368 | |
105615021001178 | 李雨菡 | 先进能源 | 智慧能源与能源安全 | 72 | 66 | 91 | 133 | 362 |
喜报|能源学院在第九届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年会中再创佳绩
4月3日下午,第九届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年会暨“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与“德贞社会课堂基金”表彰大会、“宝太杯”2025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科艺中心音乐厅举行,会上表彰了2024年度科创竞赛先进集体和个人。我院在本届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年会上再创佳绩。获奖情况如下:
能源学院荣获第九届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年会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创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本科);孙毅飞荣获德贞社会课堂基金优秀指导教师奖;李君涛、张鹏荣获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优秀创新教育指导教师;林志彬荣获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创新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韩清杨等6人获得德贞社会课堂基金本科生优秀学业竞赛奖一等奖;冯瑞等4人、张子腾等2人的大创项目荣获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韩清杨的论文荣获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本科生优秀论文学术论文。
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唐拥华代表上台领奖。
获奖代表能源学院本科生韩清杨同学分享了她的创新实践经历和体会。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努力为学生搭建学术和科创实践平台,强化科创活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创竞赛激励机制。2024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承)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等活动,完成年度大创立项数,取得了丰硕的创新创业成果,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下一阶段,学院将继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争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再上新台阶,助力学院“双一流”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生会 贺淇、许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