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以“发展能源技术,共同改变世界”为发展愿景,现诚挚邀请全球英才依托我院申报海外优青!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措施:
岗位:一般聘任教授(事业编制)并认定为博导
周期:“5+5”长周期支持(首聘期5年,通过评估可延续5年)
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补贴
住房:可租住校内周转房;可按厦门市场评估45%的加个申报厦门人才住房;若入选厦门市优培生,可选择申请购房补贴或享受租房补贴
科研启动费:国拨经费+学校经费(按不低于1:1比例配套)
团队:提供硕博士招生指标;首聘期提供5名全额资助博士后招收指标(每名资助2年)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择校一次
医疗:享受厦门市医疗保健待遇
四、申请方式:
方式1:欢迎有意向者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登录下方链接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上传简历,意向学院/二级单位选择“能源学院”,我院将提供专业的项目申报指导和细致的服务保障支持。
https://gtmsf.guiguoquan.com/XMU_gihaNh
方式2:将个人简历(含联系方式)、学术成果简介等有关材料发送至学院招聘邮箱(nyrs@xmu.edu.cn)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86-592-2181939
五、关于我们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始终位居中国顶尖大学行列,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起始于2007年9月成立的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位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对标国际科技前沿,紧抓“双一流”与“新工科”建设机遇,立足厦门、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新型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学院现设有新能源学系、储能学系和工程中心,下设核能研究所、能源化工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能效工程与能源装备研究所。拥有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核能工程技术中心、福建省生物质清洁高值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储能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平台5个,建设有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筹)、国家能源区域智慧能源系统集成研发中心(筹)分中心,是参与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的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的重要学院。
学院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先进能源”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同时牵头建设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
我院诚邀具有核材料/核能工程、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太阳能等)、能源材料制备、储能与氢能器件、能源系统技术、智慧综合能源、能源装备等研究方向的优秀青年人才依托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