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10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为能源学院2025级学生开设题为“哲学与能源”的新生研讨课,从哲学思维与能源发展的交叉视角,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盛宴。能源学院党委书记王洁松主持研讨课。

陈勇院士将抽象的哲学智慧与现实的能源命题创新联结,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阐释了哲学对认知世界和指导人生实践的重要价值,强调了哲学思维对于青年学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哲学并非抽象理论,而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指导实践、破解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要以哲学的角度看待能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能源事业安全、健康发展。

陈勇院士以哲学思维为刃,结合我国能源战略和全球发展趋势,梳理了能源的基础知识、战略地位、多元类型以及发展现状和方向。从能源的本质定义到战略意义,再到实践应用中的分类体系,陈院士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帮助新生快速构建起对“能源”领域的系统认知框架。
陈勇指出,能源发展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既要正视问题,更要敢于创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着资源与发展中的问题。能源非常重要,各种能源都有自身的优势,但它们同样存在有待不断解决的问题。

他重点从“节能优先”“生物质高质转化”“AI+能源”等维度分析了能源发展方向。他指出,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产业发展离不开能源。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是农林废物的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及其相关产业。“AI+能源”的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存储的协同优化,形成动态平衡的能源网络。数字能源技术将驱动能源系统智能化,并在不同领域形成特色解决方案,展现广阔的发展前景。
陈勇院士致力于城市和乡村可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等资源的能源化与环保化清洁利用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开发。他长期关心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悉心指导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陈勇院士每年开设新生研讨课,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当下能源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鼓励青年学子勇担使命、锤炼本领能力,为能源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 | 王永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