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近日,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我院郑志锋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农林生物质高效热解联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中,厦门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郑志锋教授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王德超助理教授为第五完成人。此次获奖不仅是厦门大学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更充分彰显了我院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中的硬核实力。
该项目精准聚焦我国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体量庞大、高值化难、经济效益低”的行业核心瓶颈,团队历经多年联合攻关,形成了从理论创新到技术突破、再到装备落地的全链条成果体系:理论层面,揭示生物质三组分热解机理与微观路径,建立高效催化热解联产富烃燃油/燃气理论体系,阐明了“脱挥脱氧烘焙-耦合催化热解-生物油气相提质”核心脱氧机理;技术与装备层面,创建了国际领先的400 kW及以上大功率微波热解多联产技术体系,研发了生物质微波热解工业化装备及“双气联产、油气助燃”的“炭-气/油”联产装备,创新了生物燃气-富烃燃油一体化供热与生物炭联供技术,攻克生物炭制备高性能活性炭难题,最终实现农林生物质“炭-气/燃油-热”高效联产的大规模产业化。据悉,该项目已在云南、福建等地实现产业化应用,建成多条示范生产线,累计处理农林废弃物数十万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相关技术成果已获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与绿色发展需求为导向,此次获奖既是团队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学院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近年来,学院专注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通过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推动校企联合攻关、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为科研团队提供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支持。未来,学院将继续聚焦新能源、低碳与储能技术等关键领域,鼓励更多科研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厦大能源动能。